大家好,欢迎来到《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系列。

凡武学大家,都不会拘泥固有招式、套路,甚至不囿于本派武功,但所有高手,却都是从一招一式学起来的。

写作亦是如此。好文章从来都不是照着模版套出来的,但是初学写作者,都应该从学习常用的写作框架开始。所谓写作框架,就是一套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定式,不仅包括文字风格、段落结构,还包括实现文章目的的技巧。就像好莱坞大片的「最后一分钟营救」模式(一种剪辑手法,目的是营造影片紧张刺激的氛围),可以作为无数影片的「写作框架」。

使用的写作框架的好处有两个:一来现成的写作框架会让文章保持在水准线之上,且能节省写作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专注于表达内容,而不纠结于文章结构;二来是让作者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做出改动,进而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写作心得

然而,根据文体和文字目的的不同,即使是「常见」的写作框架,怕也有不下十种,靠本篇文章是断然不可能讲清楚的。所以在本系列中,我们聚集三种在少数派中常见的写作框架,并且均以少数派的一篇文章为例,以便各位能快速理解,举一反三。

第一个值得掌握的写作框架就是:介绍新事物。

常见的写作误区

作为以科技为主题的网站,介绍新的科技产品、应用的文章最为常见。在视频网站上,无数的开箱、上手视频也属于这一类。但越是常见、看似普通的题材,却越是容易碰到写作的误区。

这类文章/视频最常见的问题, 就是作者喜欢毫无组织地堆砌素材

想一下大多数手机的开箱视频,是不是都先是打开包装,然后事无巨细地描述包装内的物件,再开始介绍手机的外观、硬件配置,最后开机,打开几个常用的系统应用进行展示。

虽然不能武断地把这种创作方式定义为错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通过一系列堆砌具体数据、主观体验,很难让观众发现产品「新」在哪里,进而体验不到产品的特别之处。读者的注意力全被冗余的信息所消耗了。

第二个常见的误区,就是体验没能传达给读者

文字是信息的载体,读者能不能很好的接受文章想传达的信息,是评判文字好坏的重要表达。具体来说,有的文章在行文时,忽略了情景的营造,读者在看这样的文章时,很难感同身受。例如在一些硬件测评中,硬件参数被单独拿出来做数值大小的对比,观众只能得到 A 产品比 B 产品(参数上)强的结论,至于具体 A、B 产品之间的差距和体验,就没能传达出来。

了解过这些常见的写作误区,我们可以反向思考,总结出一个「介绍新事物」的写作框架,其核心就是:用具体的故事来表达观点

接下来我们从文章结构的角度出发,看看如何做到这一点。

开头:以旧衬新

「介绍新事物」这一类文章的核心在于「新」,而不是「事物」。想让读者知道何为「新」,就需要用一个「旧」的场景作为对比,再用故事/情景表现出「新」。

所以文章的第一步,就要营造观众熟悉的场景

在《走向精装的电纸书:得到阅读器 Max 阅读器上手体验》一文中,作者想介绍得到 Max 阅读器相比之前的型号在质感上更佳,于是在文章开头有了这么一段:

电纸书在我心目中是一种强调功能性的设备,像本平装书一样,重在内涵而非外观。市面上多数电纸书产品似乎也佐证着这种印象:材质以塑料为主,外观设计朴素,常常还带着能「跑马」的宽边框;虽然结实耐用,但跟「精致」二字沾不上边。

通过这段描述,读者和作者形成了一种共识:先前大多数阅读器都算不上精致的。有了这层铺垫,作者再开始提出自己的观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前面这段,一上来就说自己认为这台设备非常精致,相比读者很难直接认同这一观点。

在完成对「旧」的事物描述之后,作者不是立刻塞给读者一个观点,而是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当我听说得到推出定价 3000 元级别、以外观设计为主打的高端阅读器产品——得到阅读器 Max 时,好奇和疑问自然开始在脑中浮现:走向「精装」的电纸书应该是什么样?在外观上走向精装的同时,得到阅读器 Max 是否也有着相匹配的内涵?

这一步可以概括为「以退为进」。有时候我们太想向读者介绍新产品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优点,于是直接把结论或者论证过程摆出来。但是这恰恰走进了上文说过的第二个写作误区:体验没能传达给读者。想要避免这一误区,就得让读者自己产生好奇:新产品「新」在哪呢?这时,就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文章的主题:

那电纸书可以做成「精装」吗?

至此,读者已经被带入到作者精心设计好的思维模式之中,急切地想知道新产品到底是怎么样的。

于是我们可以开始第二部分:依次论述新事物的「新」在何处。

主体:依次论述

在有些产品介绍文章或视频中,作者喜欢一口气把产品的特性列举出来,试图达到让读者被「震撼」的效果。其实「断其十指,不如伤其一指」。在介绍新产品时,我们需要步步为营,把产品的优点一个个依次讲透。

回到我们的例文中,开头部分之后,文章的小标题如下:

  • 配置升级,还有扑面而来的精致大屏
  • 出色的底层系统和辅助功能
  • 扎实的得到电子书阅读体验
  • 令人惊艳的新版 NeoReader
  • 手写功能:一次水到渠成的回归

这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产品的五个特性:大屏、底层系统、电子书阅读体验、新版 NeoReader 和手写功能。因为文章的目标是体现产品的「精致」,作者就围绕着这个词,把它在各个层面的含义都依次写出来,而不是笼统地写它多么精致。

在一部分,我们也可以学习到这类文章的结构。通常来说,文章结构可以分为线性、并列和金字塔型。其中对于介绍新事物这类文章,最常见的还是并列型的。也就是文章的主论点在开头提出,之后每部分都是从某个角度来论证论点的,各部分之间是平级的,没有绝对的先后次序。

采取这种文章结构,最大的优势是有效地组织素材,这恰好能避免上文所说的「毫无组织地堆砌素材」的写作误区。每个点虽然都不能涵盖文章的所有信息,但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就能相对完整地描绘出产品的全貌。另一方面,因为每部分之间相对独立,不会造成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相互重合、冗余。最后,各部分与主体形成主次关系,我们会有意识地通过素材表达主体,而不是单纯的堆砌素材。

以上算是经过抽象的文章结构,具体能否体现体现出并列结构的优势,还需要一些实际的写作技巧。

我们先来学习列数字、做对比的技巧。在讲尺寸的部分,作者这样去介绍产品:

5.8 毫米的厚度搭配磨砂金属机身带来一种非常凌厉的触感,让人想起当年的 iPad Air 2;与同为深空灰的 iPad 相比,得到阅读器 Max 机身上穿梭的天线条带大胆使用了亮橙色,带来一种有冲击力的撞色效果。

同时,10.3 寸屏幕横置后恰好与 A4 纸的短边(21 厘米)长度接近,无需缩放即可看清大开幅的 PDF 文档和桌面版网页,拓展了得到阅读器 Max 的使用场景。

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要介绍产品的外观尺寸,于是列出了具体参数。但数字只是一个参考,作者不断用读者可能更熟悉的事物——iPad Air 2 和 A4 纸——来更有效地传递信息。因为对于没有上手过的用户来说, 对于 10.3 寸屏幕和 5.8 毫米的厚度,可能只有「很大很薄」的模糊印象,但是具体是多大多薄,一无所知。通过与其他产品的对比,就能更直观地表达它的大于薄。

列数字是我们在介绍产品时,最为常用的方法,但是请各位千万不要满足于仅把数字列举出来,而是要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通过对比让读者更能直观地体会到数字的含义。

另一常用的技巧,就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制造冲突,进而表现产品的价值。

在介绍手写功能中,作者先说介绍自己之前的想法:

由于我已经有了 iPad 和 Apple Pencil,手写功能的缺失并无太大影响,由此带来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反倒成为了当时促使我选购(初代产品)的因素。

然而体验过这款产品的手写功能后,笔锋一转:

但不可否认,「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古话毕竟有其道理:阅读过程中的圈点批注有助于增强对纸书的拟真感,相比于手指圈选和打字批注也更精准高效。此外,如果说 7.8 寸的屏幕写起字来还有些局促,接近 A5 开幅的得到阅读器 Max 则具有了作为电子手帐的挥洒空间。

相比列数字的方法,这种亲身经历的前后对照,更具有感染力,因为这可能是每一个用户都会产生共鸣的地方。而且先说自己不需要手写,再写手写功能的体验,形成了一种欲扬先抑的效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作者不单单是在说手写笔,而是扣回了文章的主题:精致的电纸书。手写功能只是功能,但是它却能提供「对纸书的拟真感」,进而佐证了这款产品的精致感。

总结一下,在介绍新事物的特点时,要用并列的结构,分别把产品的特性展示清楚,并且各部分互相之前形成整体,为主要的核心论点服务。

结尾:紧扣主题

经过前面两步,读者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在文章的最后,就要再次紧扣主题,把最核心的论点抛出来,巩固读者对产品的印象。

在例文中,最后一部分的标题就是「名实相符的『精装』电纸书」,再次紧扣关键词「精装」。并且在文章的结尾,总结性的阐述了自己对产品的评价:

尽管在软件整合上还存在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得到阅读器 Max 这样一款产品仍然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完成度颇高、软硬两方面名实相符的「精装书」。

对于「介绍新事物」这一类文章来说,最为关键的是传递给读者产品的「新」,或者是它最大的特点。因此,结尾处一定要再次把话题转回到产品的关键词上,并且切忌在结尾处上价值、喊口号。同时,尽量避免过于主观的表达,而是要基于前文列举的事实,来给产品下结语。如果作者在结尾处毫无铺垫地阐述自己的个人看法,前面所有的论述都会显得前后矛盾,毫无价值

小结

这一篇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介绍一个新事物。

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应该通过与旧事物的对比,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并且带出文章的主题。在中间部分,要依次论述产品的特性,同时这些论述要呼应文章开头铺垫好的问题或者观点。最后在结尾处,我们再一次紧扣主题,强调一次文章的主题。

在下一篇中,我们来学习一下,如果我们想解释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该用什么样的写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