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的时候迷上了看小说。那时候躲在被子里,拿着一个寸照大小的单色屏幕的 MP3 看小说,小小的屏幕上只能装得下几十个字。被子里我的我,看得时而咬牙切齿,时而捂嘴狂笑,时而热泪盈眶。多达200多万字的修仙小说,我能一连看十几天。

在这小小的屏幕上,除了文字啥也没有,但是文字符号的力量就是那么神奇,它能通过视网膜成像在我们的大脑里,我们的大脑能把这些符号转化成信息,然后组成连续的意义和因果关系,从而刺激我们的各种感官,激发各种情绪。

为什么符号具备那么强的魔力?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理解它对我们阅读学习有什么帮助?

如果你能耐心看完,应该能获得不少新启发。

符号的神奇之处

从出生开始,我们一直在与各种符号共存。但是我惊异于它能够将毫无相关的事物与我们的意识产生连接,这样的能力是除开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无法做到的。

只有人类能够理解符号与它代表的事物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人类能够故意用一样东西来代表另外一样东西的过程,就叫象征化过程(symbolic process)。——《语言学的邀请》

如果你被老虎疯狂追赶,这个时候,你向它扔出一坨香喷喷的鲜肉,它也许会停下来。但是如果你向它扔出一箱100万元,那就一点用都没有了。但是对于人而言,一坨肉和一箱100万元的价值可想而知。

百度百科说符号即具有代表意义的标识,但是符号本身没有意义。

当你仔细定睛去观测一个符号,你会发现,它只是屏幕上的一粒粒像素组成的复杂黑色线条,它是纸页上印出的规则的墨水痕迹,它也可能是由人类声带震动而发出的一连串声响,是我们思绪里映射有限事物的横、撇、竖、点、捺(“一”、“丿”、“|”、“灬”、“㇏”)。当我写完上面这段话后,我突然陷入到了一种发呆的状态,这密密麻麻的文字,如果我不看它,它也什么都不是。

《符号学:原理与推演》里说,意义有一个同样清晰简单的定义:意义就是一个符号可以被另外的符号解释的潜力,解释就是意义的实现1

也就是说,符号是因为「解释」才能实现意义。比如「月亮」二字并没有意义,「月亮」这个对象也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我们对月亮的解释:在《月亮和六便士》里,月亮代表理想;对于狼人来说,月亮是他变身的条件;中秋之时,月亮代表着阖家团圆。

那我们用什么来解释符号的意义?我认为一个是其它符号的转述,也就是用其它的符号来解释现在的符号;另一个是亲身经历形成的「经验」,用经验来解释符号。

符号与经验

经验与符号密不可分,在《普通的你我,都有值得以创作分享的价值》里有论述:新符号与旧符号之间的转换需要经验来进行衔接,经验是可以想象的,经验的作用是连接新、旧符号。

在重新理解符号的定义后,我觉得经验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

在义乌的这段时间里,仓库老板经常毫不避讳地在我们面前聊生意,他给我们分享他的创业史、做生意的战略、各种对进货的经验。我们说,从他这里学到了很多。仓库老板半开玩笑地说:“这有什么用?等你们真的赚了钱,才算有用。”

虽然严格地说,老板给我们的信息确实对我们有帮助,比如他说不要碰液体(洗衣液、沐浴露、地板水、洁厕灵)相关的货,因为很容易漏液。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这个经验变成钱,或者没有因此亏钱,那么它只能算一串已经理解但未经验证的符号。

我们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就是只要看更多的书,听更多人的分享,然后通过用自己的话把它转述出来,就能真正学到东西。其实即使是自己转述,也只是做到了理解。只有你真正使用过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它才算作你的“经验”,你才会真正地学会它。

梁思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他曾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故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 2

所谓“把手弄脏”的目的是真实体验,有的感受和信息无法言说(毕竟语言也有边界),只能自己亲历。

经验的关键是过程

如果符号的意义在于经验,那经验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经验的意义在于过程。

在「组织进化论」的播客3,少楠说他之前一直在思考,一般来说公司的战略、策略、行事准则都是相对固定和便于传播的,那如果重要的人离开了这家公司,他带走了什么知识?即只有你亲身地去经历才会遇到的问题的具体经验。这个被称之为「过程性知识」。

前不久,我们在云仓等来了一大卡车的 500 箱货,我在卸货的时候才知道箱子需要错落有致地摆放,增加稳定性。

但是如果承载箱子的底板不够宽,怎么办?我当时第一反应是,那就不放那么多排。但是一起卸货的爷爷告诉我,可以在两边多出一些空,电梯最高容纳六层货。于是我们垒了六层箱子进电梯,结果在运进电梯时,货因为重心不稳一下就倒了,当时一同坐电梯的两个小姐姐都被吓得不轻。后来我们只垒五层,然后在第六层的中间放两个箱子来「压货」,保证整体重心。这些细节,如果不是自己亲自做,压根也不会知道。连卸货这样的劳动都具备「过程性知识」的特点,更遑论其它更复杂,需要多方协作、多工具使用的工种。

既然经验的意义在于过程,那什么过程才算是有用的?答案是需要经历因果关系的过程,也就是反馈闭环。

拿做题来说,如果你一直都在做题,做了100道题,但是你不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那你做再多的题都是白做。《断墨寻径4中多次强调,做题后一定要对答案,如果做对了,做一个总结;如果做错了,要去找到错误的来源,以保证下次不会再犯。

具备了“有因有果”的经历,才能成为有效的经验。尝过味道才知道什么是酸、甜、苦、辣。尝试的行为是因,尝的味道是果。

我对符号的纠结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既然经验那么重要,为什么还需要符号?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都说,“名字本来没有意义, 一朵玫瑰花换个名字也照样芬芳。” 5

符号虽然不能创造现实,但是它能做上标记,帮助我们记忆和传播。

在《断墨寻径》里,Yjango 把学习的材料分为了「记忆材料」和「理解性材料」。

  • 记忆性材料:需要你死记硬背的信息,比如名字、地点、时间、出处等。
  • 理解性材料:就是你通过理解了符号背后的因果关系,而得到的学习经验。

有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错误,很有可能是错把「理解性材料」当成了「记忆性材料」。比如我们在学习「勾股定理」时,以为背下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句话就等于学会了,其实需要大量的数学练习,以及对题的归纳才能学会。

但要想掌握这个知识,「勾股定理」这个符号仍然不可或缺,否则将无法对这个因果关系进行记忆和传播。

这好比当我因得到了一些褒奖,而因此感到愧不敢当,甚至因为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的分离,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焦虑情绪,这个现象如果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冒名顶替综合症),我将找不到任何记忆的钩子。

两个有效学习的思路

如果我们没有机会去实践和体悟应该怎么办?结合我目前的有限的经验,有两个思路供你借鉴。

把书读厚

对一个概念的理解,也逃不开用各种案例来填充,但经验和案例的弊端是,它无法全然地概括一个符号或定义,但是它也是组成对符号解释的一部分

所有的“符号”都需要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才成立,单独讨论符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的概念都是有边界和限定的。钻木能取火这个知识,是基于有氧气的存在。

我们要警惕那些仅由一个故事和案例归纳出的“知识”、“理论”、“模型”。看似颠覆了你的三观,实际上换个场景、领域又行不通了。知识和理论,天然的就存在条件限制。单从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案例,是无法推出适合其它情况的模型的。作为阅读者,我们要警惕这种任意捏造“新概念”的内容,保持独立思考。

而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大量的案例去学习,让自己的神经系统自然而然地归纳、总结。

采铜在自己的知识星球上也发了类似的话题6,他表示,现在很多人都一味地追求「学习效率」,要想看懂这本书,就对书中的关键词提炼、记录,最后附上一个精美的思维导图。以为这就是学习。这里并非要鼓吹我们要把一本书全部吃透,而是你是否对书中给你的知识和概念,加以更多的类比、例子、自己的经验去理解。

怎么让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你去看这个概念的解释,如果解释看不懂,就看作者给出的例子,去找到例子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如果一个例子看不懂,就去搜索它的关键词,比如在知乎上有很多人对不同的概念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经历。你见过的例子、类比这些解释越多,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就越深刻。

所以,如果无法做到亲历,那就建构和模拟更多的具象经验,赋予它们因果关系,从而对符号进行多样化的解释。然而仅仅限于文字和想象,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利用更多的感官去学习。

多模态学习

我之前对视频内容有一些“偏见”,我认为视频内容的时间线被动,无法像图文阅读那样随意变换获取信息的速度。

但是我忽略了一点,就是视频能更好地还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经验的获取过程。比如你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你除了听对方的语气、声音,还会看他的嘴形、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如果对方拍着你的肩对你说,可能感知更不一样。

人本身就是一个通过多感官学习的动物。一个相同的声音,如果看不同的嘴型,你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我在《学习观》见过一个视频7里的实验很好玩,同一个声音,同一个人换三种不同的嘴形(VaVa、DaDa、BaBa),我们会有三种不同的声音结论。

理解的本质就是要让自己从尽可能多的维度去理解一个概念。《学习观》的创作者 Yjango 把它叫做「多模态学习」。

他在自己的学习网站上,采用了视频图示、声音、文本、思维导图的四种模态的内容展现形式,让我们对符号的感知形成多维度的体验。

我在看他的课程前,会先看一遍整体的导图,建立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开始看视频内容。

同时,视频的每一个段落会被分类为“描述”、“例子”、“迁移”、“过渡”等,当你在学习时走神,也能及时发现自己不理解的是哪一部分,然后针对性攻克。这样将信息做类型的分类,也能在学习时主动区分是「记忆性知识」还是「理解性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也能提升对新信息的理解效率。

如果我想回看漏掉的信息,可以直接切换到文本状态,去看上下文的符号信息。

多模态学习对我的启发是,即使是在平时看书,可以尽量调用自己的感官系统,用更多的符号、经验去解释这个符号的意义,也可以去搜寻相关的视频资料学习,当你体验的感官越丰富,赋予它的意义就越多,你就对它理解越深。

有时候,慢下来仔细感受,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结尾

从我们出生下来,就再离不开符号。它是我们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是我们与他人交换想法的媒介。

但符号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它能被解释的情况下才具有意义。

解释符号的除了其它符号,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经验,而经验是具备因果关系的过程,经历了过程,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反馈。

然而单个经验对于符号的解释仍然存在局限性,它无法全然地代表符号。我们会遇到陌生的经验,打破对符号的既定范畴,对于陌生的经验,我们可能也需要用新的符号给它命名,使之便于记忆和传播。

如何更好地学习?比较粗暴的结论就是对一些符号进行大量的解释。可以用符号解释,也可以用经验解释,模态越丰富越好。

我在汤质看本质的《说话 Pro》里学到了一个词叫「理论慰藉效应8,大意是我们在生活中总会关注一些具体、功利、工具主义的信息,希望有拿来就用的「菜谱」。但是当你直面更抽象、更原初的信息时,你会获得更大的演绎空间,站在更高的视角去反思和看待自己的「学习」。

「符号」与「经验」是很抽象、庞大的概念集合,原谅我的经验有限,只能从其中部分的角度和场景来对它进行理解。请不要把这篇文章看作对这两个词的全部定义和理解,它只是你理解这两个词的片面的「材料」。

如果你看到这里后,对符号、经验、学习有了一些新的理解,那我会非常开心,我的辛苦码字也算很有价值了。

这次整体贯穿的主题是符号与学习,不出意外,我们下一次可以聊聊符号与写作。

如果你不想错过我的更新,欢迎订阅我的 newsletter

我们下期见。

推荐阅读

读完书就忘?如何让自己读书不白读?

普通的你我,都有值得以创作分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