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搞科研,我们头脑中浮现出的景象,就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教授,在实验室里给弟子们传授知识,讲解问题的根源,与一众年轻人一起攀登科学的高峰。

现实中,这样的场景虽有,比例却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高。

更普遍的场景是,高年级的本科生需要做毕业论文,低年级的研究生需要找准自己的研究方向。然而,在最需要导师的点拨和支持的时候,他们的选择,往往是:躲着导师。

你没看错,就是躲着

能见不到导师的面最好,见面也恨不得自己是隐形人。导师不问研究进度,绝不主动汇报。即便问了,也只是说没有问题,一切顺利。

任务拖延到最后一刻,只能马虎潦草地应付,甚至实在装不下去,只好承认有问题。时间资源已耗尽,然后只好等着挨批,甚至是延期毕业等更加恶劣的后果。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科研新手容易从入门到放弃?

大部分的旁观者,会认为这都是因为这些学生懒惰,不靠谱

但其实,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人若是没有懒的天性,我们也不会创造出那么多便利的工具,今天可能还在非常「踏实」地钻木取火。

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心里有一个自我形象的定位。这个定位很高:我是个大学生 / 研究生;我很聪明,东西一学就会;什么问题只要我一出手,一定是高效搞定。

有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塑造,固然是好事儿。但是一旦现实跟这个自我认知发生了抵触,结果就很糟糕了。

例如科研任务,就是让很多人的自我形象突然变成镜花水月的事儿。原本以为不过是写一篇万字左右的长文,能有什么难的?从中学开始,大作文写作,就是 800 到 1000 字,一般都要求一个小时以内完成。这样算来,一篇论文一万字,无非是10个小时左右。

假如我有半个月可以完成,那么每天需要投入的工作时间,也不过是不到一小时嘛。

然而,一旦写起来,才发现——怎么这么麻烦啊?

  • 为什么得看这么多的文献?怎么还得总结别人的研究?文献都看不完,总结什么?
  • 为什么研究题目不是现成的?漫无边际往哪里找?高考的作文题目不都是给划定范围的吗?
  • 怎么得做这么多的实验?怎么实验还有可能得不到我想要的结果?
  • 这么多数据,用什么工具分析啊?怎么别人的分析结果显著,我的就是不显著?
  • 写作的时候,好头疼啊,一会儿格式乱了,一会儿忘了保存。照着现在每天也就堆一两百字的速度,这一万字啥时候能写完?
  • ……

很多研究的初学者,根本就缺乏一套系统的学术研究方法训练过程。让他们开始做研究,写长篇论文,就如同把一个刚学会踢正步的新兵,直接推上了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的战场。

不同点在于新兵知道自己不行,还能达到认知与行为的协调。而研究的初学者,却因为不知道前方的坑有多大,所以一上来信心满满。几次挫折下来,就迅速完成了「从入门到放弃」的全流程。这之后,基本上处于自暴自弃的状态。

也因此,他们见到导师既觉得羞愧,又感到巨大压力,所以只好躲着。

入门学术论文写作的软技能

躲着,抻着,问题得不到解决。

导师无法了解你的情况,更没有办法为你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事情就因此变成恶性循环。

我一直在想,怎么打破它?

方法其实也简单,就是帮助研究初学者补充一系列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

  • 如何联系导师
  • 为什么要提升英语水平
  • 如何选题并且和导师沟通
  • 如何梳理与研究文献
  • 怎么准备开题
  • 如何读论文
  • 如何写初稿
  • 如何对稿件修改和自检
  • 如何准备答辩

这些基础知识,你可能都思考过,但是却没能从自己学过的课程里,找到好的方法。不好意思问同学,觉得问题太基础,别人都懂,自己问出来没面子。又不好意思问导师,怕导师会因此觉得自己基础太差,产生歧视。

有的同学就选择上网去问,收到了一大堆质量参差不齐的答案。看得让人头晕,不知所措。被错误的信息误导,你可能就会被引领到歧途,甚至有可能走上学术腐败的不归路。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多年的经验让我了解到自己学生的诸多困惑。于是,我写文章来给他们手把手补充这些基础知识,收获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但是,之前的文章,都是零散的,每一篇试图解决一个专门的问题,不够系统化。

受少数派编辑部的邀约,我整理了自己多年来撰写的研究方法与工具教程,加入了自己最新的思考和心得,为你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

有了它,你就可以一步步实践,从选题开始,善用合适的方法,最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我为你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不少还用上了文献计量与数据科学前沿技术。它们可以帮助你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许多原本枯燥耗时的重要工作。

看到这里,你一定很兴奋吧?

但请注意,这套教程绝对无法替代你导师的作用。有不少读者,读完我的文章后,直接留言问我,他自己医学领域的选题是否合适。不好意思,这我无法解答。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

不过相信你通过本栏目的学习,了解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是自己可以补充的,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导师解决时,你提出的问题,就不用担心导师不耐烦,而且还颇有可能获得他的青睐。

看,因为读了这教程,你就再也不必躲着导师了,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再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能睡个好觉的感觉,真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