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代宗师》里对高手之路定位有三个阶段:见自己,见世界和见众生。然而在整个2022年,我都生活在强烈的不确定性当中,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也裹挟着我们这个社会向更加极端、更加对立的边缘狂奔。在这种状态下,我越来越难以「见自己」,我只好在迷茫中去「见世界」、「见思想」,最终才找回了自我。这篇文章只是想记录下我这一年的成长和想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出行&旅游:用奔腾来疏解迷茫,寻找意义

草率的开始胜过深谋远虑的蛰伏

——《三五环· No103 请回答2022:爬山的时候,回头看》

选择本身就足够有意义

在疫情影响下,每次出行都有各种限制,必须考虑安全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说这次旅行没有显耀的风景,你可能觉得这次旅行变得没有意义,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宅家的理由。但今年在疫情环境允许的情况下我进行了很多很「2022」的旅行:

2月俄乌开打的那天在黄山见到了云海和冬天最后一场雪

6月在青岛看到烟雾缭绕的 CBD 在太阳下闪烁着金光

11月初在严重的北京疫情中去香山看了红叶

当我勇敢踏出家门后,当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觉到自己在用实际行动对抗一成不变的人生的时候,让我对旅行有了新的看法。不必做详细的计划,不必精挑细选一个合适的日子,只管出发,剩下的交给命运安排,这是今年旅行的常态。不按照小红书上的「网红路线」游玩反而更有惊喜感,误入的胡同老街、偶遇到有趣的陌生人、见识到的五彩斑斓的世界,无不在告诉你,选择开始这段旅行本身就足够有意义。

享受旅行中的所有事物

11月底,我逃离了北京,因为从上海转机,在上海虹桥机场过了一夜。半夜12点,我实在太饿,打开外卖点了一碗「荔湾艇仔粥」,当时下着大雨,我看着骑手在地图上兜兜转转快到凌晨2点才送到,我又找了航站楼的保安,才取到了外卖。那简直是我喝过最好喝的粥,价格实惠,量也足够大,治愈了我当时的寒冷和焦虑。

当时的照片没拍清楚,用AI生成了一张,和实际送来的效果差不多

后来离开上海的出行也并不顺利,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几乎没有玩好任何景点,现在我对那段旅行已经没什么印象了,但还深深地记得那碗「荔湾艇仔粥」。

2月在黄山,山脚下的旅店很多都没开门,我入住的民宿那晚上也只开了几间房。房间内空调效果很差,洗澡的热水也是时断时续,镇里没有任何一家快餐店开门,只能吃老板自家做的臭鳜鱼和毛豆腐。我当时一度非常后悔,觉得这时候出来旅游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后来突降大雪,上山时又是晴空万里时,我感受到这次来的是值得的。

事后想来,我们享受旅行,有一部分也是在享受这种「不确定性」,你不知道在山下会住进什么样的酒店,不知道到山上会遇到什么样的天气,这种「不确定性」不让我焦虑,反而让我更加惊喜和期待下一次旅行。

现在我再出去玩不会再列很详细的计划了,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二是都按计划走会确实很多独特的体验。享受旅行,就要享受旅行中的所有事物,不管如何,都会是一次独特的体验,让我们见识到更大的世界,学到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

人生也是一场盛大旅行

今年下半年,因为种种原因,我一直感觉非常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我一个人拿着相机出了校门,扫了一辆共享单车去中关村。我看见往日繁华的写字楼都大门紧闭,门口蹲着一些人抽着烟表情惆怅;街边停满了外卖小哥的电瓶车,形成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海洋」;路边有一家鸡蛋灌饼,阿姨笑嘻嘻地招呼着来往地路人......这和我在校园里见到的景象完全不同,有人比我更加迷茫但有着比我更好的心态,有人比我更加热爱生活,通过「见世界」,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我就这样在散步的过程中一步步与自己和解。

中关村数码广场门口的门牌已经褪色

我们每天上班的通勤、骑共享单车的短距离活动或者是步行去超市,谓之「出行」,而一年没有几次的长途出行,去外地游玩,谓之「旅行」。大多数人都是「出行」的次数远大于「旅行」的次数,可能会觉得我上面说的这些是脱离大众生活的,但换个角度想,「光阴是百代的过客,天地是万物的逆旅」,我们的人生也是一场盛大的旅行。我18岁离开家乡远赴北京,成为一名北京的旅者,我无论是花两块钱骑共享单车,还是抢一张特价机票去别的地方,这都是旅行的一部分,我们都应该享受其中的所有事物。

有了这个世界观之后,我的方法论就是:用多出去走走,来对抗生活和工作中的焦虑,可以带上相机出去扫街,可以看看少数派有没有你所在城市的城市漫步指南,也可以只是在街角和公园漫无目的的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之中。我们都在这场盛大的旅行中不停地奔腾着,奔腾着,就像《苏州河》中所说的:

奔腾是一种活力,是生命,是活着的意思;是年轻,是不惧过往和将来的人生。

 

记录&写作:不断记录,意义自然浮现

好的内容是生长出来的,而创作者只是灵感的载体

——《无人知晓· E10 让万物穿过自己》

记录给我带来的改变

过去一年是我开始记录笔记和想法的第一年,从读书和听播客时遇到的句子,到脑子里突然冒出的想法,再到外出旅行时的小细节,无不被记录在我的笔记里,慢慢变成了文字。记录的过程不是机械性的劳动过程,而是「让知识从身体内穿过的」过程,让我们的大脑扫描一次这条信息,完成了知识的第一次内化。这一条条思维的碎片积少成多之后,会爆发出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灵感。

「好的内容是生长出来的,而创作者只是灵感的载体」,这句话改变了我以往对创作的看法,我原以为灵感就是大脑思考出来的,我没有灵感是因为我天生愚钝或者我还没有足够认真的思考。但现在我觉得灵感是常年的记录带来的积累效应,当我们脑海里有足够多的问题和知识储备之后,我们大脑的潜意识会在不经意间寻找灵感,然后会在某一个瞬间的刺激下,灵感就产生了。在这个瞬间,不是「我自己产生了灵感」,而是「灵感穿过了自己」。

如果把记录的信息比作一条条小小的溪流,记录足够多时,就会汇集成一条河流,河流不断奔腾,可以穿越高峡,也可以冲积平原,创造力就此诞生。

Photo by Mario Álvarez on Unsplash

笔记不仅促进了我的思考和灵感的产生,也让我内心有了深切的改变:

  1. 给我安静的空间:当我开始记笔记,写下各种想法时,内心有种「安静」,把脑中无形的想法以文字化的形式写下来,让想法一点点地有了「形态」,让思维得以摆脱浮躁,获得自由。
  2. 养成了深度思考的习惯:写笔记的过程中要有深思熟虑,学会从表面看事情的无价值,仔细思考其中的价值,这也让我对思考与写作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3. 用记录促进写作:记录下来的知识,有的可以展开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些记录可以拼成一篇文章,通过写作,可以进一步理清思绪,让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化,这是知识的第二次内化。

成为少数派作者的一年

去年也是我注册成为少数派作者的第一年。今年上半年我因为疫情没能返校,在家上网课的闲暇之余就加入了少数派的共创计划,发布了我的新人报道

宅家四个多月后,我总结了四个多月的经验,写了一篇居家学习和办公经验分享,这篇文章让我第一次获得了Matrix 精选,收获了更多人的反馈和鼓励。

然后是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少数派数字文具盒的征文活动,分享了我知识管理的经验,第一次被推上了首页,拿到了写作的第一桶金,还拿了一年的少数派会员。

我的少数派主页

这一年在写作过程中我不断充实着自己,我认为写作就像做项目,是提升技能最快的方式之一。做项目有一个明确的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去学习相应的技能,这样的学习更加有趣,也比系统地学习理论课程更加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比如我想要入门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领域,我就选择去做一个叫做「不完全标注下地行人再识别」的项目,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我要学习Python、深度学习、线性代数等基础知识,这样边学边做,比我去上一节64学时的「计算机视觉基础」的理论课效率高很多。

写文章也一样,我想要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那我就先定下一个项目目标:写一篇搭建知识系统的文章,并发布在少数派上。然后我再去搜寻相关的经验分享,并整理我自己的实践经验。这样,在我写完这篇文章时,我的知识系统也搭建完成了,这就是用「用写作来倒逼输入,用输入来促进写作」。

想要从头尝试一件事是很难的,如果长时间没有获得正面反馈,很容易半途而废。现在看来,我过去一年更新内容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及大部分少数派作者,少数派却给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我在写作过程中「见思想」,优化了自己的思维,增强了自己的能力,很感谢少数派这一年给我的帮助,希望明年我给少数派的能比少数派给我的更多一些。

 

科技&人文:如果未来不可预测,就用技术去对抗未知

烈日下行人的影子,比古今未来所有技术更为神秘

智能时代的到来

2022年是AI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阿里达摩院刚刚发布的2023十大科技趋势里,AI相关的技术独占四席,表明了AI技术的巨大前景。

去年寒假我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跟着导师初步学习了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的相关知识,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我惊叹于这些技术背后精妙的数学推理。比如让计算机识别直线的方法是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对图像矩阵进行梯度运算和坐标变换,把识别图像坐标系中的直线变成识别基尔霍夫空间中的一个点。当今强大的AI技术正是基于一个个巧妙的数学计算,这种用数学推导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让我认识到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也让我对技术改变生活产生了强烈的信心。

10 月去微软总部参加了Microsoft Ignite China大会 ,再一次拓宽了我的视野,一些诸如数字孪生、云原生等词语在我脑海中回荡,让我感觉未来离我那么远又那么近。微软大中华区 CEO 侯阳在演讲中提到,微软正通过AI技术试图解决医疗健康、野生动物保护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他相信虽然我们身处大变局之中,未来难以预测,但相信通过技术的进步,未来出现的问题都会逐步得到解决。如果未来难以预测,那就用技术去对抗未知,这是理工男对技术深深的迷恋。当我们相信技术进步的速度可以赶上危机出现的速度时,与其操心未来如何,不如潜心研究技术发展。想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开始不再过多地关注那些宏大叙事和社会新闻,而是转而关心科技的进步和成果的转化。

Microsoft Ignite China现场

「人类社会正从信息社会进入智能社会,计算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2022 上半年 Web3.0 概念的爆火,下半年 AIGC 领域众多产品横空出世,一次次颠覆人们的认知。目前,AI已经能在很多方面辅助我工作,比如 ChatGPT 已经可以帮我完成大多数的英语作文、文献综述和结课论文,并且可以在我创作的时候给予我很多建议和启发;基于Stable Diffusion 的AI 生成图片已经可以辅佐我进行写作表达;我已经可以用 DiffSinger训练我自己的AI生成语音,在我不想说话时代替我发声,让我更加自由地使用自己地声音。AI大大减少了重复的工作量和低成本的脑力劳动,在未来,使用AI或将成为一项重要能力,并且随着 AI 的不断进化和技术的民主化,我们个人的生产力会越来越高,智能时代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既要拥抱数字与科技,也要拥抱人文与艺术

科技的进步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于此同时,网络上反对数字化的声音也越来越多。AIGC带来的版权争议和对艺术行业的冲击、对个人隐私数据的担忧、越来越多对数字健康的讨论,都体现了数字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AI会逐步取代人类艺术吗?或者更进一步,AI会逐步取代人类吗?

去年我和一个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学在中华世纪坛看了一个艺术展,名字叫《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给对艺术一窍不通的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莫迪利亚尼的画作

策展人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了阿梅代奥 ·莫迪里亚尼,他大胆创作裸女画,曾受到当代保守风气严厉批评,时至后世才获得认可。他推崇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即博览群书、不在乎金钱、喜欢研究艺术和感情、不理会传统规则,这些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精致。看他画的人像作品,脸和鼻子都拉的很长,两只眼睛靠的很近,正常人显然不会长成这个样子,他为何要这么画?一方面可能是夸张的画法,他画的这个人脸比较长,两眼距离比较近,他就把这些特性放大化,得到了这幅夸张的图像;另一方面,当时所画的人像普遍追求是真实的,最好与本人一模一样,莫迪利亚尼如此创作正是体现了他的反叛精神,虽然写实,但融入了自己的一些思想和理念。

还有就是有一个时间轴也让我印象深刻,介绍科技与人文的发展总是同步的。比如艺术的重大发展和大家熟悉的几何学、相对论等理论突破几乎是同时的;化学的发展促进了新的颜料的出现,进而导致新的绘画风格的产生;摄影技术的出现将绘画的重心由「写实」转向「表意」等,每一次科技的变革都有可能促进艺术的变革。

科学与艺术发展的时间轴

所以我认为我们大可不必担心AIGC会毁了人类的绘画艺术,有可能未来会出现专门研究如何用提示词让AI画出更好作品的「赛博画家」,他们不会传统的绘画技艺,一样可以创造出伟大的作品。AI可以模仿梵高犀利的笔触,但模仿不了梵高深邃的思想。《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伟大,离不开达芬奇的人文主义精神,《向日葵》的出名也是因为梵高那狂放不羁的性格,AI就算再强大,也选不出人类文明史上最优美的画作,绘画的技艺很容易被模仿,真正不朽的是人类闪烁着的思想光辉。

所以我们既要拥抱科技,也要拥抱艺术,AIGC与艺术创作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AIGC的出现让更多普通人拥有创作的能力,预训练的大模型是一个黑盒,你不能完全预知你的输入会带来什么样神奇的输出,相当于除了我们人脑外,又多了一个机器脑来辅助我们的创作,我们负责提供主体,AI来构筑细节,这也是一种绘画方式的创新,可能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变革。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不太懂人文和艺术,我只能带着科技向善的美好憧憬,把科技成果做一些好的转化,用技术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希望我们拥有更多「见思想」的可能,希望我们的未来变得越来越好。

生成式AI ChatGPT关于「未来会不会更好」的回答

反思&总结: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

我们需要华丽的思考,我们需要精巧的方法论,但别因此忘了笨拙地努力

——@泛函

找到自己的母题

讲完了「见世界」和「见思想」,最终还是要回到自我的发展当中来。在经历了今年如此多的变化之后,我意识到了找到自己的母题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母题是我们看待所有问题的起点,他引导我们思考什么是重要的,解决了我们如何去看待世界给予我们的问题和挑战。

前18年的我被灌输得心中几乎就只有高考一件事,在这样的母题指导下,我自然地认为有利于学习地就是好的,是我该花时间做的。然而高考以后人生道路突然宽阔了很多,很多同学仍然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也有同学把精力投身到学生工作和科研竞赛当中,还有一小部分人开始拍视频、写文章又或者是出去兼职赚钱。在相同多的时间下有如此多不同的选择,难免不让人陷入迷茫,每天有很多想做的事,结果顾此失彼,把时间都浪费在短视频等及时反馈的娱乐当中。

这就体现出母题的重要性了,在定义了自己是谁,自己想要做什么之后,就能避免陷入长时间的浑浑噩噩当中,就能从长期主义出发制定更加宏大且可行的计划,从而帮助自己实现更加宏伟的目标。

Photo by Michael Dziedzic on Unsplash

今年我在奔波中找到了自己对科技和人文的热爱,也找到了写作这一个业余爱好,坚定了自己在数学&计算机领域深度发展的决心,我付出的与之相关的时间,无论效率高低,都是值得的。我认为做遵从自己内心的事就是正确的,我认为在这个人生阶段花费过多时间在搞笑视频和游戏当中是不值得的。

结合之前的经历,我认为要对大学生活抱有充分的想象,不要拘泥于当下这些琐碎的小事,而是跳出来从更大的范围内思考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的计划,兼顾考虑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综合做出合理规划,力求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全面提升。

这是我今年找到母题,我应该会带着这些过好我2023年的生活。每个人和每个阶段都可以有不同的母题,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母题。

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

跨文化交际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概念叫做「uncertainty-avoidance」,用来描述不同文化中的人对不确定性的接受程度。有一些国家在社会治理方面可以忍受明显存在的不确定性(low uncertainty avoidance),比如丹麦、新加坡等;也有很多国家的人很难接受未知的情况(high uncertainty avoidance),比如德国、比利时和韩国。你觉得中国人一般在这项指标中的得分是多少呢?答案是30,有报告认为大部分中国人对模棱两可的东西感到舒服,中国人的适应性很强,有创业精神1。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我身边很多人,特别是学理工科的人,他们不愿轻易去尝试一件无法预测结果事,囿于自己的舒适圈内,按照无数前人走过的大路前进。

2022年发生了很多难以预测的突发事件,让我认识到原来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稳定,变化有时并不是缓慢的和可见的,身处变局之中常常会感觉到一种焦虑和无力的感觉,要过很长时间才能调整好状态。现在看来,既然不确定性客观存在,不妨接受人生的不确定性,享受这种不确定性,并且积极去追求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尝试中寻找可以确定的未来,做一个「人生体验收集者」,多做一些新的尝试,努力拓宽自己的舒适圈。

一个人不该过分自省,这会使他变得软弱。理智的做法只有在做很小的决定时才有用,至于改变人生的事情,你必须冒险。意义非凡的事情,总是碰巧发生的。只有不重要的事情,才有周全的计划。

——珍妮特·温特森

从身边小事做起

在意识到我在2022年没有什么非常显著的成就之后,我在临近年底下决心开始做出改变。我总是在少数派上刷到精巧的时间管理的方法论,但从未付诸实施,我一直想要从头开始用Notion或者是Obsidian搭建一个知识库,或者是按照教程建立自己的卡片式学习法,但一直因为害怕其工作量庞大而没有开始。后来我想,何必一开始就追求如此庞大的目标,为何不先从身边一些容易做的小事开始呢?

于是我定下了21天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唯一内容就是早上要在8点之前起床。我设定了手表每天的定时唤醒,让手机在每天晚上11点半开启睡眠模式,将屏幕变成黑白,提示我入睡。21天后,我真的完成了目标,调回了我回家后紊乱的生物钟。接下来的21天,我制定了一个9 A.M. Project ,专注在早起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早起本身,每天题前想好我第二天早上要做的事,阅读、运动、冥想或者是学习。有目标的早起更加容易执行,我在晚上想着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就会自觉地早点睡觉,我就这样一步步完成了我地早起和学习目标。

如果你在新的一年也想改变自己,不妨先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每天20点到22点强制自己坐在书桌前,无论干什么都行;比如每周六的8点起来记录下自己一周的投资成果,分析下周是否该加仓;又或者是每周五晚上给自己留两个小时看自己喜欢的电影,这都算是做出了改变,让你向着你认知里的「更好的自己」迈进。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5%的改变》

尾声

感谢你看完了我2022年的心路历程,这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是我给未来十年种下的一颗种子,要在很久以后才能看到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我也不知道它会长成什么样,但我觉得它应该会是我喜欢的样子。

我们无法掌控复杂的外界环境,但我们可以掌控好自己的生活。人不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生命不是安排,而是追求,人生的意义可能永远没有答案,但我们也要尽情享受这没有答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