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2 年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今年我们采用了更加依赖用户反馈数据的奖金结算机制,充电、收藏和阅读量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最终排名与稿酬倍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内容对你帮助,请尽量通过充电、收藏或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支持与赞赏。


时间过得极快,从提笔写孕期陪伴指南到如今小娃娃即将满一周,不过是一眨眼的事情。这期间的酸甜苦也是之前从未遇到的,所以这篇文章既作为我自己初为人父的记忆存档,也作为过来人的经验分享给到年轻的读者,将来的新手父母们。这篇文章分享的主题是陪伴:作为一名父亲是如何看待陪伴婴儿以及如何理解陪伴孩子度过 0-12 个月这件事的。

想了解孕期,生产前后和产褥期等三个阶段如何对孕妇,婴儿和宝妈呵护的朋友可以戳:

   

 

对于婴儿而言,前四个月需要更多的护理知识,四个月之后随着她慢慢硬朗起来则需要更多的互动。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婴儿 4-12 个月期间的一些陪伴活动做个总结,分为三个部分:

陪伴婴儿: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前期的基础养护和陪伴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需要拓展各类的活动来引导其健康成长。

照顾家人:在没有孩子之前,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工作节奏和兴趣爱好,但随着婴儿的降生,至少一个大人的时间会被完全占用,其家庭成员的大部分居家时间也会被占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也需要关注其身体能否吃得消,心态上是否平和。

不忘自己:如果只是照顾婴儿和家庭并不会有多大的压力,但人到中年工作,生活和家庭会一起压顶而来,如果有幸还有些爱好的话,那几乎会成为第一个被牺牲的。所以百忙之中不忘自我才是保持长久的关键。

陪伴婴儿

当婴儿度过了最初的吃了睡,睡了吃的阶段,清醒的时间越来越久,其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日俱增。因此会更加需要大人的陪伴和互动,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婴儿几乎是一直「无所事事」的,时间极其充裕。这对所有家长来说颇为头疼:如何愉快的陪着一个婴儿度过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乃至一天,一周的时间?

互动

协助婴儿运动

俗谚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即是指小孩对应的月份便会开始锻炼相关的运动技能。但就像所有关于婴儿发育的说法类似,这并非严苛的时间表,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育节奏。例如我家娃娃辛辛苦苦在即将满六个月的时候才勉强学会独立坐起来,而且要侧身旋转一圈才可以坐稳。并且直接跳过了爬的环节,从来都是靠挪屁股来换位置。直到学会扶着栏杆或人站立行走后,突然就会爬行了。直到今天也是如无必要,绝不爬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关注其是否因为翻身而把柔软的胳膊窝在身下或者把头闷在了某些地方无法出来,是否因为跌倒而磕碰到 - 例如我会在她站立起来的时候迅速去清空其身后的玩具等物品。即在婴儿练习任何一个新动作时,都应该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紧紧盯着她的嘴和手以及其前进路径,做好防止其受伤的预判和及时支持。

才艺展示

漫长的陪伴与互动会让家长变得疲惫:小孩总是看到一个动作会很无聊,大人重复一些单调的动作也会很无聊。所以家长也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吸引其注意力的同时也娱乐自己。

例如我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为了取悦孩子,重新捡起来吹口哨,并学习了一些发音和换气技巧。目前对于抚慰她很有效果。例如拧魔方,之前从未研究过如何复原一个魔方,但有一次她在一个朋友家摸到魔方后颇感兴趣,一直拿着扭来扭去,所以我也买了一个三阶魔方,她很喜欢看我摆弄魔方,目前我掌握了复原魔方的逻辑,她则负责随时夺过来打乱掉。例如我学会了心仪已久的 Ball Juggling 中入门的 Cascade:即两手均匀得交替上抛三个球而不掉落。例如我会当着她做俯卧撑或开合跳等无器械运动,可以吸引着她去挥舞小胳膊做伸展,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试图模仿我做卷腹。

但无论玩得多么开心,一定要 控制互动时长 ,切记不可持续让婴儿过于兴奋。同时要在玩耍得间隙,及时给婴儿喂水和检查纸尿裤情况。根据孩子的作息习惯,如果即将开始进食或者睡觉,尽量使其平复心情,逐渐过渡到正常状态。

玩具

如果说大人和孩子的互动是基础,那么选择一些合适的玩具则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随着不同的月龄锻炼她的视觉,嗅觉,触觉,肢体运动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陪伴者的互动压力,孩子独自玩耍的时候可以给自己喘息的机会。

视觉类

基于婴儿发育情况,视觉的刺激通常是最早启动互动内容,对于玩具而言也相对简单:各类卡片。在安排如何合理得和婴儿进行互动前需要了解婴儿的视力是有个发育过程的,整理如下:

月龄刚出生1 个月2 个月3 个月6 个月8 个月12 个月
视力仅有光感,即无法识别差异20 厘米:仅能近距离的识别到母亲或喂食者30 厘米:可以识别不同的人0.01 视力:可以盯着缓慢移动物品而不丢失0.05 视力:在此之前基本只能识别单一颜色,即没有色觉0.1 视力:具备空间概念,可以相对准确的抓取物品0.2 视力:能够清晰的看到,并精准得跟随不太快速移动的物体

基于以上不同阶段的视力发育情况,前期可以使用最基本的黑白卡来缓慢切换或移动,来吸引她的注意力和锻炼视觉发育。六个月后可以逐步切换为彩色卡,并可以通过悬挂多彩气球等方式来吸引其观看或跟随着玩具不断移动眼神。月龄变大后可以把卡片给到婴儿自己玩,但要注意卡片棱角,时刻保持警惕和观察,避免婴儿被划伤或误食。

再大一点后就可以看各类卡片

随着其对于周围得世界越来越感兴趣,视觉类玩具逐渐不再需要单独购买,而是融入到了其他玩具选购注意事项里:如具有审美意义的图书,或色彩鲜明的玩具等。

声音类

婴儿对于声音的敏锐度的发育似乎快于视觉,他们会对声音更容易做出反应:3 个月就可以清晰得捕捉到音源,并扭头去关注哪里发出了声音。8 个月左右已经可以清晰得对不同类型得声音做出反应,例如对母亲的声音会更敏感一些,对于大人常常提到词汇有反应:例如再见,吃饭等。12 个月左右可以听懂大部分简单的生活短语并做出正确的回应,例如抱抱 - 会张开双臂等着抱你,等等 - 会安静得停下来等你下一个指令,拧上水杯 - 会把水杯盖子拧上,打开门出去啦 - 会转动门把手拉开门等。

所以从声音的角度也会有各类玩具可以选购:例如手持摇铃可以拿着晃动发出声响,例如击打类玩具,手鼓或拨浪鼓之类可,或者其他内置铃铛的玩具。另外我把智能音箱或手机的语音助理也当作一种声音类「玩具」,可以实时召唤出来播放摇篮曲,或者其他婴儿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儿歌,模仿各位动物的叫声等。目前她已经对于呼叫语音助手的短语非常熟稔,每次提到总会安静下来等待智能音箱或手机应答,并很享受这个互动的过程。当然整个过程都需要注意控制音量,避免过大的声音影响到婴儿的听力。

触觉类

除了听和看,触觉也是婴儿感知世界的重要渠道。6 个月之前考虑到婴儿脆弱的皮肤,可以选购一些触感舒适的玩具,例如食用级硅胶玩具即可以啃咬,例如布书即不怕被撕碎或划伤等。6 个月之后逐渐可以选择一些常规环保材料制作的玩具,例如橡胶或没有棱角的塑料玩具。

有些家长会购买毛绒玩具,需要提醒的是避免较长的绒毛被扯断或脱落造成误食。

绘本类

常规绘本都有很好的色彩,以及简单而有爱的故事情景。大人可以一边翻页,一边给婴儿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婴儿的视觉和听觉都得到锻炼。而现在市面也有不少更加有趣的产品:立体绘本,或者带着声音的绘本,兼具视觉,听觉以及互动性。例如左下图可以摸到不同的形状,右下图可以通过按压白色触摸块让对应动物发出声音。

不建议的玩具

粗制滥造的声光电玩具:网购的便捷化让玩具的购买也变得非常容易,但也会更加容易买到粗制滥造的物品。例如近期收到的一款玩具从介绍上特别「完美」:有按键,有音乐,有多个模式。。。但实际上每一次按键都会伴随着巨大且刺耳的声音以及亮瞎人眼的冷光灯,更别提各种音乐听起来都是糊的。这种玩具甚至不能说无用,而应该是有害产品。

电子玩具:还有一种玩具我个人是不建议孩子在 1 岁前接触的:电子玩具 - 手机或平板。虽然电子设备积聚了视觉,声音,触摸乃至绘本的综合效果。拿我自己的孩子举例:基于我上边提及的视力发育,过早的接触电子屏幕并不利于其健康(也有人认为电子屏幕和视力发育并无关系),但我相信电子设备并非必须的玩具。同时我们也尽量避免其在和亲戚朋友视频通话时看到手机屏幕 - 哪怕她很喜欢被点亮的屏幕。

其他不是玩具的玩具:婴儿逐渐长大的过程也是不断去探索周围世界的过程,前期也许会拘泥于大人递给她的玩具,但逐渐会拓展其触摸和玩耍范围到所有能够到的东西:即一切生活用品。有些东西可以让她拿着挥舞,例如没有棱角或不易碎的瓶子,罐子等,但也要注意是无化学污染或者不容易磕碰到的。有些东西则需要严格避免其玩耍,例如剪刀,易碎的玻璃制品等。

❌错误示范

习惯养成

近期观察到一个细微的动作:她醒来后经常会顺手抓起来我放在枕边的手机,然后举着摆弄一会儿后才放下。虽然她也会顺手拿其他够得着的玩具,但对于手机这件事而言,我感觉自己犯下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我们大人当着孩子玩了太多的手机。很小的时候还可以拿个手机壳「糊弄」她,现在她只要手机 - 虽然并不会点亮屏幕。所以痛下决心的以后当着孩子尽可能不用手机,同时也想到一个习惯问题:孩子每天都在养成和实践自己的行为习惯,而大人就是最好的榜样和指引者。

其实就行为习惯上而言,我家娃还算令人省心:除了吃饭和睡觉。可似乎不好好吃饭和睡觉不过是天下所有娃都会犯的「毛病」而已。但我不想惯着她: 习惯是要养成的,哪怕很难

进食习惯

遵从育儿师的建议,从三个月后,我们便引导其饮食节奏尽可能规律起来,例如 3 个小时左右进食特定量的奶,并基于其反应逐步调整奶量和饮食时间。随着慢慢长大,辅食也逐步加量加花样,复杂程度变高。但同样尽可能限制喂主食(如青菜,米粉,肉蛋等)时间控制在 1 小时内,并避免她隔一会就吃一顿。期间可以穿插让她吃一点水果。时至今日,她虽然依旧挑食,但大部分时间已经可以集中完成进食,避免了无限拖延。

除了时间,也会约束其吃饭必须去餐椅而非满屋子跑着喂。这样既能够让她形成进食习惯,逐渐可以和大人同步吃饭。同时也能够保持衣服和房间整洁,而不是到处都掉落着她打落的食物渣渣。

规律睡眠

睡眠这件事在我家娃身上还是未解之谜:即从 4 个月开始到 10 个月那一段时间,夜间一直保持 2 小时醒一次的状态,间歇性能够睡到 4 个小时以上。每次醒了如果没有亲喂一定会进入哭闹状态,以至于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未曾睡过一个完整的夜晚。基于对她哭闹的观察以及其他人的育儿经验,我们知道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但用尽排除法(例如空气湿度,温度;其饮食状态;是否缺钙排查等),始终未曾找到解决之道。虽然也曾试图任其哭闹从而抑制这个问题的发生,但发现即便是大人狠下心来去看着她痛苦得翻腾,最终也只是使得状态恶化,并未真正解决问题。

目前作息基本上调整到了每天中午和下午各小憩一次,晚上正常入眠,基本上规律了起来。

其他习惯的养成

完整生活习惯的建立还为时过早,但也会日常念叨着引导其去做一些事情:例如每次玩具结束即将去用餐或睡觉,都会说:宝宝,整理好玩具,我们去吃饭 / 睡觉。然后和她一起把玩具放到玩具盒子里或摆放整齐,把床上或围栏里收拾得整整齐齐,哪怕马上又会一片狼藉。因为其日渐懂事,只有从小做起来这些行为,才有可能可以潜移默化的养成她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在她睡前给她读书,现在她已经间歇性拖一本书过来让我们读给她听 - 哪怕并不是很懂。这个事情也有意无意得改变了我们大人睡前看手机的习惯性动作。

但开车出行时坚持让其使用安全座椅这件事情上,我们初期做的不够成功:从安全的角度,1 岁以下婴儿应该全程乘坐反向安装的儿童座椅,然而经历了几次嚎啕大哭后,我们都无法接受让孩子在座椅里继续哭的撕心裂肺,而选择抱着她开完后半程。时候总结经验,发现其哭闹的行为和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乘车时间过长,困了或者饿了。目前我们针对出行做了一些精细的安排:尽量避免她困的时候出行,单程控制在 1 小时内,车内准备足够多的玩具和她喜欢的食物。

照顾家人

婴儿被照顾的很好,意味着照顾婴儿的人殚精竭虑,耗费了大量精力。例如每次我哪怕只带娃半天都会只想躺着,以至于经常在其他人过来照顾婴儿的时候,我并没有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而是直接躺下睡会儿。在我做父亲之前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带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能消耗什么体力?现在体会过之后终于明白了。

原因无它,小婴儿的所有行为和动作都会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尽情发挥,而带娃的人需要不断跟随其边界,既要允许他探索世界(滚动,爬行,行走,跌倒…),更要时刻注意其不要突破边界,不能磕碰到,不能闷到… 更别说还要实时关注他是否渴了饿了拉臭臭了,顺带着完成以上不同阶段陪玩的操作。所以照顾婴儿的大人哪怕并不多么主动去做额外事情,也会精疲力竭。如果多人轮换着照顾孩子也许还好,但如果只有一个人,特别是已经有些年龄的长者带娃的话,一天的折腾下来只怕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所以需要特别关注主力带娃人的身心健康。

身体状态上,要关注其饮食和作息节奏。例如我爱人在某些阶段明显消瘦,对应那段时间婴儿夜里总是醒来,所以导致我爱人无法好好休息。这个阶段一方面尽可能自己在夜间起来陪孩子,另一方面确保爱人加强营养避免其体质下降。而同期我母亲年龄较大,带孩子对体能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尽量确保她管理好身体,并注意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钙质。

精神状态上,要多多沟通以了解其心情和诉求。例如我母亲从老家过来帮我们带娃,一方面有带娃的压力,另一方面长期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亲戚朋友,心理有较大落差。间歇性会在情绪上比较低落,而作为上班族初期并未意识到这一点而有所忽略,老人也并不会直接表达,日积月累会形成不好的症结。

因此陪伴孩子,其实也是重新凝聚家庭,让我重新观察家庭成员的一个机会:看到她们的坚强和付出,也看到她们的辛苦和需要慰藉的地方。

不忘自己

因为经济原因我家没有请月嫂和阿姨,而且我和爱人一致认为如果家里老人愿意,那么最好还是由一家人来陪伴孩子的成长。同时也许是出于天性,我和爱人没有选择直接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回老家去养,自己当甩手掌柜。我们希望可以亲自带娃,不仅仅是喜欢胖嘟嘟的小可爱,也是希望能够把自己认为最好习惯和呵护给到他。

但如此也会遇到一个现实的问题:每天一共 24 个小时,除了工作的 8-10 个小时外,你可能会需要或愿意一直陪着孩子。生理上的辛苦也许还可以得以修复。精神上短时间内你感受到的都是辛苦,满足,愉悦和成就感,但持续一段时间后,你会莫名的感受到沮丧: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的爱好和乐趣哪儿去了?追剧和旅行这类耗费时间的娱乐活动几乎彻底绝缘。也曾耳闻一些新手妈妈或者爸爸因此变得抑郁或焦虑。

以我自己为例:这一年我大部份文章以娃为主,这一年我从原来的周末用电脑写稿,逐步调整为在地铁上用手机码字,甚至被笑称为「金鸽铁码」。有时候会羡慕那些已经能独立活动,甚至已经进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但和其家长交流起来,发现其实每个人都会怀念婴儿的「过去式」:越小的时候越好玩,也相对省心。

那么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需要刻意做一些调整。例如尽可能在满足休息的情况下,留给自己独处或者夫妻二人相处的时间,看会儿喜欢的书,看个流行的电影,虽然不能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但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自我不良情绪。更进一步的做法是某种程度上需要「克制」自己对孩子的爱意,比如周末允许半天时间自己不带娃,去做一些常规的社交或喜欢的事情。这样既能够保持对孩子的新鲜感,也可以给自己缓解的空间。

育儿的过程类似于从头建立一个程序,不断构建孩子的知识库,引导她拓展技能边界,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她能够建立自我的意识,在最基本的「真善美」价值观引导下,学会自我判断和进化。就像孩子喜欢被高高得举过头顶,可以获得平日里难以看到的视野。但为人父母者通常不过中青年时期,也是普通人,还有很大的视野局限性。但可喜的是自我进步空间依旧很大,可以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同步发展。所以单纯得从「为了孩子」的角度而言,努力做好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边界和视野,也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的表现。当然,我不喜欢那种「我都是为了你」的言论和做法,而是希望可以在实现自我价值,树立榜样和帮助孩子成长三者上能做好平衡。

写在最后

一年之间,嘤嘤嘤嘤的小婴儿已经成长为一个咿咿呀呀的小孩子。在日复一日的嘈杂中,生命的力量在眼前徐徐展现。我们平等的和她交谈,我们尊重她的意愿,我们试图引导她更好学习和成长。虽然「稀里糊涂」虽然不解生命的奥秘,但她终将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为此我也愿意去读更多的育儿书籍,学习更多的养娃技能,并以己所能,提高我能够提供给她的极限。

从一岁开始,我会每年一更,来记录我作为父亲视角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感所得。无求于其他,但希望她有一天可以回溯其成长史,可以知晓为何家长要做某些事情,带着她走了哪些弯路,以及做了哪些努力和坚持。每年也会认真地写一封信给到她,第一封信写在她出生时:《第一封信 • 新生》

来年再见。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