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如卷青年——天翊。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在个人知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信息的处理,也就是记笔记。

记笔记在个人知识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使收集到的信息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图片

在我的知识库中,目前有1607条笔记(不包括剪藏的文章信息)。现在的我能够轻松处理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信息。

遇到问题

但是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困扰,主要是这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一开始不知道如何记笔记,是直接摘抄还是记录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问题:我了解一些笔记方法后,比如康奈尔笔记、麦肯锡笔记法、卡片笔记法等,然后我就迷茫了,这些不同的方法应该如何选择和运用?

第三个问题:我知道这些笔记方法怎么选择和运用之后,却不知道这些笔记应该如何在后续中应用,之前的努力似乎没有得到回报。

第四个问题:当我逐渐摸索到笔记的应用方法,但又感觉时间不够用,每天产生那么多需要记录的信息,如果每一条笔记都按照标准格式处理,那么一天要耗费太多的时间。

以上是我对个人笔记系统搭建的心路历程,如果你也有这些问题或处于某一个阶段,希望这期分享能帮助到你。

解决问题

首先,我们要明白记笔记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为了记忆或备忘,更关键的是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笔记思考术》一书中提到:“记笔记的目的不是记忆过去,记忆过去是为了改变未来”。

既然笔记是为了改变未来,那么要解决前面三个问题,我们需要着重思考第三个问题,即以终为始,思考我们记录的笔记最终应该在实际的生活中如何应用。

我笔记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场景是写作,比如我如何能更好的将学习到的知识输出成文章或视频分享给你们?

第二个场景是工作,比如我应该如何与同事沟通,更好的推进任务?一个项目做完了,我要如何总结经验?

第三个场景是日常生活的选择,比如去超市买牙膏或在淘宝买衣服,如何买到合适的牙膏或适合自己的衣服?

第四个场景是某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在社交场合如何自我介绍?逢年过节在家如何应对亲戚“关爱”的问候?

当然这些肯定是无法覆盖所有人的应用场景,这里仅仅作为一个抛砖引玉,希希望能为你们在做笔记时提供一些灵感,帮助你们设计出最适合自己的笔记方式。

笔记方法

在写作的场景,我采用了卡片笔记的方式,这是一种高效且灵活的笔记方法。卡片笔记的主要特点是每个卡片上只记录一个知识点或想法,方便快速查阅和整理。后续我会专门制作一个视频,详细讲解如何在Notion或FlowUs上搭建一个卡片笔记系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了解并提出问题。
 

图片

 

在工作的场景,我实践后发现清单式笔记,如流程笔记或 SOP,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有帮助。这种笔记格式简洁、易操作,有助于避免因遗忘而导致的无能之错(即那些本来可以完成的任务,却因为忘记而导致未能完成)。比如这条笔记:

图片

 

这个灵感来源于《清单革命》这本书。书中建议我们将任务或笔记信息分解为一系列明确、可操作的步骤,从而降低出错的可能性。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

图片

在生活的场景,我的笔记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备忘录和原理。例如,当我需要购买牙膏时,我可以直接参考我的笔记,选择高露洁牙膏,这样我就不用花时间去考虑哪个牙膏更好了。后面的原理部分还可以作为聊天时的话题素材。

图片

在一些特定的场景,如自我介绍的场景,我们最好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笔记,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些场合。比如这是我的不同场景下的自我介绍。

不过,请注意,上述方法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已经知道这条笔记的实际使用场景。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往往是不清楚这条笔记究竟能用在什么地方。

根据我的经验,我们可以提前设想一些可能面临的或希望经历的使用场景,然后为这条信息设定一个特定的场景。这样做有两个明显的好处。首先,通过思考笔记的使用场景,你对信息的记忆会得到加强。其次,你相当于为这条笔记设置了一个触发器。当你遇到预设的场景时,回忆起这条信息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

图片

 

我会这样做。首先,我会预先设置一些具体的场景标签,将我能想到的所有场景都记录下来,例如自我介绍、课程制作和买书等场景。如果一开始没有太多的想法,也没有关系,可以根据后续记笔记的内容进行关联或补充。

总的来说,为了让我们的付出得到回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目标出发,根据实际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记笔记方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更有效地记录和整理信息,从而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渐进式处理

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很好的回答第一到第三个问题,我们接着来聊聊第四个问题

我们的时间不够了,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如果我们每天只需要处理一条信息,我想大家都能应对。然而,我们可能需要在一天之内处理几条,甚至十多条信息。再加上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未处理的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可以借鉴系统思维中的流量思维,先从源头控制收集信息的数量,同时调整处理信息的方法。渐进式处理是一种有效的信息萃取方法,它由美国效率专家提亞戈·佛特在《打造第二大脑:多一个数位大脑,资讯超载时代的高效能知识管理》一书中提出。

图片

 

渐进式处理包括四个步骤:原文摘录、重点加粗、要点标注和摘要小结。

原文摘录、重点加粗和要点标注是我们在上学时经常做的,但要注意技巧。重点加粗和要点标注的目标是理解词与词之间的逻辑关系,即使忽略中间的内容也能准确表达信息。例如这条笔记,我们只看文字加粗的部分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信息的理解。

摘要小结也是重要环节,像这样在笔记开头简要描述能让我们更加快速的了解信息,但并非每条笔记都需要进行到这一步的总结。

渐进式处理是一种持续压缩信息、减少冗余的过程,使得我们在未来只需浏览标注的重点内容即可快速识别信息的核心内容,而无需再次从头到尾阅读,这样不仅能提高我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也能节省检索信息的时间。

笔记误区

聊完上述四个问题后,我还想和大家聊一下做笔记时的两个误区:

一个误区是寻找一个万能的笔记模板,

第二个误区是从不更新自己的笔记。

 

首先,要明白没有一种笔记格式或方法能够适用于所有情况。否则,市场上不会存在那么多的笔记方法,比如康奈尔笔记、东京笔记和思维导图等。我们需要根据实际场景,选择最适合的笔记方法。

其次,笔记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起初,笔记可能只是简单的想法或几个关键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回顾的过程中,你可以不断地添加和丰富这些笔记,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这才是笔记的正确使用方法。

总结

记笔记不仅是为了提醒自己记住重要的事情,更是为了在将来做决策时提供参考。笔记真正的价值在于影响我们的未来,而不仅仅是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明确笔记的使用场景至关重要,以终为始根据具体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笔记方法,而不是被固定的笔记方式所限制。通过不断地调整和改进,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特别感谢你花了几分钟时间听我的分享,让我们一起在24年继续加速成长,期待我们下期再见,假如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