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信奉和践行「少即是多」,崇尚用最少的物品换取持久专注的体验,但在笔记工具的使用上,却是繁杂多样的。

我用过印象笔记,用过石墨文档,用过墨记,用过语雀、飞书,用过 Agenda,用过 Notion、Wolai、Flowus,用过 Obsidian、Metion、Logseq、Lattics,用过 iA Writer、Typora,现在在用 flomo 和 Craft。

我对笔记工具的使用,是多变的,是浅尝辄止的。表层原因是兴趣使然,喜欢尝试和体验被大众热议的工具;根本原因是陷入工具使用的认知陷进,指望一款笔记工具,激发我的创作欲,让我写出满意的文章,搭建完善的知识库。

只是,经过 4 年的折腾,我终于意识到且接受了在写作这件事上,再好的工具,也只能发挥 10% 的作用,剩余的 90% 全由我们自己的思考来创作。而思考则由我们的阅读、实践和感悟得来

我们写不出东西,不是工具不够好,也不要指望由工具来完成,而是要追溯到信息的来源和吸收消化的问题。

笔记工具,是辅助写作和思考的脚手架

我们在各种笔记工具里,用最新学到的笔记组织方法,如 PARA、INKP,新建诸多文件夹、文件和标签,再冠之以「数字花园」、「思考集」等时髦的名字,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播种知识的农夫,等待这些种满知识的笔记生长发芽,为未来的自己提供帮助。

愿望是美好的,但是没有阅读和思考,何来知识笔记的种子;即便有了知识的种子,没有耐心的加工浇灌,又何来花园。

笔记工具,只是辅助我们写作和思考的脚手架。卡片写作笔记法奏效的最大原因,不是卡片这个工具,而是背后的流程理念,即把写作这件事分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随时记录,及时串联,待到案台前,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写作思路,只管把卡片上的素材和脑子里的想法,汇集成篇即可。

既然笔记工具,对写作思考只能发挥 10% 的作用,那是否已经没有必要在精心挑选和调用了?是,也不是。

一方面,这张广为流传笔记工具图,是我们不必挑选笔记应用的例证。数不清的各行各业的高手,用最简单的 Apple Notes、Mirosoft Word 就能完成知识的记录、整理和创作的所有过程,在真实的世界里,取得不错的成绩。

笔记工具嘲笑图.png

另一方面,市面上诸多笔记工具的存在,又例证了笔记工具的市场需求,以及它值得被精心挑选。麦克卢汉曾说,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既然我们会被工具所塑造,那自然希望被塑造地更好一些,这是挑选工具的意义。

选择笔记工具,等于选择理念和功能

我们的笔记工具,从纸笔,到 Notes、Pages,到印象笔记、石墨云文档,再到 Roam Research、Notion、Obsidian、Craft、Heptabase 等等,经历四次更迭。

处在第四次笔记工具的创造浪潮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用的工具都要丰富,其丰富归根到底是基于「Tools For Thought」之上的理念多元。

选择笔记工具,就是在选择笔记工具背后的理念和功能,理念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理念。

理念是观点,没有好坏对错,只有鲜明与否,在竞争激烈的笔记工具市场,依靠鲜明的理念,更有机会被看见。一如:

  • Notion 以块状编辑为基础,让我们像叠积木一样去自定义一个集笔记、任务、数据库、协作为一体的个人空间;
  • Obsidian 则强调本地存储,通过丰富的插件和双链笔记,构建一个互相连接的知识库;
  • Heptabase 试图用可视化的白板、思维导图,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构建庞大的知识网络;

……

但许多自身没有独特理念,只做个理念跟班的工具,在当下也同样有市场,比如国内版的 Notion-like 凭借汉化的优势和多种功能的拼合,也有许多用户。

究其原因是,我们普通用户鲜少去理解笔记工具的理念主张,更在意的是承载理念的功能是否满足自身的需求,是否足够好用。

所以,当我们在选择笔记工具时,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在做功能合集的选择,比如我们希望我们的笔记工具:

  1. 支持 Markdown
  2. 支持暗黑模式
  3. 支持块状编辑
  4. 支持全平台同步

只要能够满足这 4 条要求的笔记工具,就可以为我们所用, Notion、Obsidian、Craft、语雀、飞书文档等等都能做到,可选的空间很丰富。

但是我们真正能长期使用笔记工具的却只有一两个,因为在理念和功能之外,体验和服务也会是我们选择笔记工具的重要参考维度。

选择笔记工具,等于选择体验和服务

体验和服务,是笔记工具团队基本功和态度的显现,也是我们是否愿意把个人数据托付给一个工具团队的考量依据。

对体验和服务的需求,正如功能一样,因人而异,我只先谈谈我所理解的好体验和好服务,我希望它们在满足我所需功能之后,还能够拥有:

  1. 流畅的书写体验
  2. 即时的同步速度
  3. 畅通的用户反馈渠道,且愿意及时回复用户的反馈

前 2 点体验,是对笔记工具能力的考量,反映当前工具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第 3 点,则是对笔记工具的态度的考量,是否愿意和用户沟通,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这一点至关重要。

因为笔记工具,本质上依然是在为用户提供一种服务,一种让用户记录、整理和创作的服务。如果能够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使用指南、实时更新最新的产品日志、和用户直接沟通解决问题,则更容易让我们用户去相信,去使用。

在具备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和用户的距离更近的笔记工具,一定是更值得被选择的工具,它也将拥有更宽的护城河。

除此之外,笔记工具如若还有一些小巧思,如同电影彩蛋一样,也会是吸引用户的关键体验,尤其是一些可以嵌入工作流里的独一无二的设计。

比如我在 Craft 上体验到的「Markdown 格式文本」复制,可以让我在 Quail 发布 Newsletter 时直接复制,不必再调整格式,很方便。这个设计,我在其他笔记工具上还没有见到过,这就是我现在继续用 Craft 的一个小原因。

我相信其他笔记工具的忠实用户,之所以能够持续使用一个笔记工具,也会有许多类似的原因。

工具之外,更关注记录和思考

说到底,笔记工具,是知识的存放地,也是知识的再生地。知识的存放和再生,靠的是我们在笔记工具中的持续记录和思考。

即便越来越多的笔记工具,开始嵌入 AI 功能,让 AI 帮助我们更快找到我们要找的信息、帮助我们总结分析我们记录的信息、基于我们记录的信息生成新的内容,但这一切的前提,依然是我们持续的记录和思考,为 AI 提供足够多的信息。

在工具之外,我们更应关注如何持续的记录和思考,我们理应把笔记工具当成自己的私人数据库,当未来有更好的工具选择出现时,就打包这份私人数据库,直接迁移就好。

如果没有这份私人数据库,再好的 AI 工具也难为无米之炊。且,记录和思考,也在不断磨练我们自己的大脑,从而更好地驾驭工具。